为什么产品设计中应该避免低保真原型?围观第一代 iPhone 人机交互原型

苹果公司前员工,在 YouTube 上曝光了 iPhone 早期的两款原型机:一款采用了类似 iPod 的虚拟转轮设计,另一款则是今天小 baby 也会使用的触控图标设计。( 详细介绍在这里

倪爽。苹果手机原型

照片中就是这2款原型,简陋到令人发指!很难想象,iPhone 这么伟大的设计,10年间改变了整个世界,而所有的惊心动魄,都来自这两个卑微的原型。

看到这张照片,我立即想起产品设计圈子里一个长久的争论:做产品设计,高保真、低保真……哪种原型比较好?

答案很直接:我在产品设计中坚持使用高保真原型,你也应该这么做!

你对高保真原型的理解是错误的!

一般产品团队,不同成员会按工作流程,逐级输出原型:PM 出“低保真”线框图,UI 设计师出静态的“中保真”页面,交互设计师出可操作、有动效的“高保真”原型……大家会用视觉、交互的细节,来衡量原型的保真程度。呃,这种工作流程里,每个人交付的是……其实是产品设计文档,而不是原型。

所谓原型(Prototype),它的作用是在产品上线之前,提前验证产品需求、产品设计是否合理。一个“高保真”的原型,必须能准确传递设计意图、能帮助测试者判断设计是否合理。

以上面的照片为例:第一代 iPhone 选择人机交互模型的阶段,原型的核心作用,是让乔布斯们模拟用户身份,通过实际操作,来选择一种基本的人机交互方式。这两个界面简陋到想哭,但它们都是经典的“高保真”原型:能操作,能区分两种操作的不同效果 – 它们不但准确传递了设计意图,而且能帮助测试者判断设计是否合理。

我想这个选择过程应该不难 – 原型1是二级操作,用滚轮控制菜单,相当于酷炫版的方向键,累赘;原型2是一级操作,点到什么就执行什么,直接。乔布斯们通过这两个原型作出了正确的选择。

为什么产品设计中应该避免低保真原型?

在一个完美世界里,从 PM 到设计师到老板,每个人都准确地知道产品需求是什么、产品设计是否合理,每一个决策都有数据和经验做支撑,每一个设计都经过仔细考量,每一个人都会花大量时间去阅读文档,开发团队准确实现了每一个产品功能……而在现实生活中,呵呵,你见过多少人仔细读文档?你以为那么多需求变更是怎么出现的?你以为产品上线之后才痛改基本逻辑的情况很罕见?

所以,正常的产品团队,会在几个关键节点上,利用准确的高保真原型,来预估需求和设计是否合理。

低保真原型,因为它的不准确,导致测试结果不可靠,非常容易对产品设计产生误导。尤其是那种外观精致、操作华美,但是不准确的所谓“高保真”原型,很容易把所有人带进沟里。

怎么做才能输出高保真原型?

在设计产品原型过程中,PM、设计师应该分清楚文档和原型的差别 – 文档传递明确的需求,原型传递待定的问题。设计高保真原型的最基本要点,是清晰地界定目前遇到的问题。

还是拿照片里的 iPhone 一代原型机举例:这个阶段的问题是“不知道哪种人机交互方式更合适”,而不是“哪种人机交互最好看”。

设计高保真原型的另一个要点,是让原型简单、直观。

产品原型的受众,通常是决策者,或者是真实用户,这两类人并不会了解产品的整个框架、逻辑、流程和规则。如果你制作一个复杂的原型,评估原型的人很可能会被带入某一个细节的沟里 – 古人早说过了,这叫“盲人摸象”。

小结
  • 产品原型的目的是验证产品需求、产品设计是否合理
  • 一个“高保真”的原型,能准确传递设计意图、能帮助测试者判断设计是否合理
  • 不准确的“低保真”原型会产生误导
  • 文档传递明确的需求,原型传递待定的问题
  • 保持产品原型简单、直观

1月19日更新:

这篇文章原来只是我的个人项目的一部分,没想到放到知乎之后,会有很多人关注。

为了谢谢大家,我把 iPhone 早期的两款原型机背后的故事(八卦)给补上。如果你不介意读英文,完整的故事在这里:Tony Fadell tells us the story of the iPod-based iPhone prototype

上面照片里的两款原型机,你猜测乔布斯支持哪一款?- 他支持左边那种违反直觉、最后被无情抛弃的虚拟 iPod 转轮界面。其实这也可以理解,在十年前,那个 iPod 主宰世界的年代, iPod 转轮是一个很直觉、很好用的交互方式。据说乔布斯还花了不少心思(伎俩),坚持推进这个转轮界面。

倪爽。苹果手机团队。乔布斯

但是,乔布斯不是拍脑袋的2B领导,他安排工程师、设计师研究了各种可能的原型设计。同时参与选型的,还有其他各种能想到的原型机,包括小屏幕 + 虚拟转轮设计,以及实体转轮 + 实体按钮设计。感谢上帝,乔布斯最后的选择造就了我们今天看到的 iPhone。

另一个八卦是右边这种触摸屏设计。这是 Scott Forstall 团队开发的手机 OS,也就是今天的 iOS,这个 OS 基于苹果电脑的 OS X 操作系统,把那么庞大、复杂的电脑操作系统,塞进一个初期的原型机,很困难吧?所以最初的原型测试中,团队并没有把 OS X 移植进原型机,而是在 Mac 上模拟了效果。

最后说一个八卦,主导 iOS 开发的 Scott Forstall,也就是和乔布斯共同缔造了“拟物化”设计语言的那个人,在乔布斯过世之后,因为各种原因被 Jonathan Ive 取代。Jonathan Ive 在手机操作界面上最显著的贡献,就是“扁平化”设计风格 – 一个由工业设计师倡导的、得到平面设计师追捧的、以小清新征服年轻人的、“分不清标题、正文和链接”的 UI 设计语言。

Scroll to Top